0%

政经笔记-资本和剩余价值

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

资本:能够带来增值的货币
资本的本质: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
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:劳动力成为商品
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条件:劳动者自由地一无所有
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有三部分:

  1. 维持劳动者自身基本生活资料的价值
  2. 维持劳动者学习培训费用
  3. 维持劳动者所赡养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资料的价值

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
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:能够劳动
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性:不仅能创造自身的价值,还能创造比自身更大的价值,有弹性

“增值既不在流通领域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”
如何理解这句话:
增值在生产领域产生,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格增值的统一,是劳动者抽象劳动创造的增值
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:

  •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:延长工作日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
  •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:在工作日不变的前提条件下,通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,缩短必要劳动时间,相应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

超额剩余价值:个别部门首先提高个别部门的劳动生产率,从而使其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
超额剩余价值是暂时的,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,便消失。相对剩余价值是稳定的长期的。

超额和相对的联系:

  • 都是以提高生产率为前提条件
  • 各部门各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便形成了相对剩余价值。

区别:

  • 一个是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形成的,一个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形成的
  • 一个是暂时的,一个是相对长期稳定的

关系:既有联系又有区别/对立统一的关系
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联系(共同点):

  • 目的是相同的
  •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和基础

区别:

  •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没有要求,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一定要提高劳动生产率(又称:二者的生产适应不同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时期、适应不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。绝对的适应劳动生产率较落后的时期,相对的适应较高的时期)(又称:绝对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简单协作时期,相对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机器大工业时期)

人力资本:具有较高的知识、技能、经验、体力的劳动者的总和
舒尔茨认为: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起决定作用,物力资本只起从属作用
人力资本的特性:具有较强的增值力。
如何变成人力资本: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
投资:教育培训费用 - 直接费用:学费
- 间接费用(机会成本):因求学失去的工资等。迁移费(外出求学)健康费用(营养费用、体育锻炼费用)
人力资本获得工资和利润

剩余价值: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,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一部分价值
自动化工厂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:还是劳动者的劳动

  • 科学家也创造剩余价值,而且是复杂劳动,剩余价值更多
  • 机器人是物,在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价值,不能创造价值,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。

牵扯到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:生产性劳动的范围扩大了,把原本认为非生产性的服务业、科研纳入生产性劳动,劳动者范围扩大了。

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。
为什么?

  •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
  • 生产剩余价值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(生产分配交换消费)和主要过程(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)
  • 生产剩余价值决定了资本主义产生、发展、灭亡的全部历史过程

企业制度的演进
单业组织:一个人利用自己的生产资料,自己出资自己经营的小作坊
合伙制:两人及以上共同出资共同经营的企业
合作制:各自出资、出人、出技术的企业
股份合作制:
股份制/公司制: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。分为股份有限公司、股份无限公司和责任有限公司。
责任有限公司特点:

  • 利润按股份多少分红
  • 规模比较小:少数人合资
  • 不发行股票

股份有限公司特点:

  • 通过发行等分股票筹集资金

共同点:有限

不变资本: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,用C表示
可变资本: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,用V表示
剩余价值率M’=剩余价值/可变资本=M/V。
划分的依据:谁能创造剩余价值。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叫可变资本
划分的意义: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(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),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

商品的价值包括两部分,旧价值和新价值。

旧价值:生产资料原来的价值,转移到商品中。

新价值: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抽象劳动所新创造的价值(又分两部分: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V,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M)。
100资本购买80C与20V来生产商品,新商品包括旧价值:转移来的80C与新价值:新创造的40(20V+20M),购买劳动力的20V不能转移,工资被消费掉了。

剩余价值率就是剥削率,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,剩余价值率越高,剥削程度越高
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必要价值的比率,也是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。

剩余价值率有哪两种表现形式:物化劳动的表现形式(M/V)和活劳动的表现形式(两个时间之比)

工资的表现: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
为什么错:

  • 劳动不是商品,也就没有价值
  • 劳动不能成为衡量自身的标准,价值由劳动决定,劳动不能决定自身的价值
  • 假如劳动是商品,资本家支付的工资不足额

为什么会这样表现:在市场上购买劳动力时似乎是公平的,但工资议定之后,劳动者就失去了
工资的本质: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

计时工资:日平均工作时数
计件工资:工资/日平均工作时间里的平均件数
计件工资更具有剥削性、欺骗性

名义工资:工人获得的货币
实际工资:用名义工资所购买到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及劳务费的多少(购买力)
二者在物价稳定的情况下成正比,在通货膨胀,物价上涨,名义工资增长速度远低于,则远远小于

奖金:超额劳动报酬的货币表现
津贴:给恶劣的劳动环境、劳动条件、劳动岗位或艰苦劳动的补贴

资本的性质:

  • 垫支性
  • 运动性
  • 增值性

企业管理的三个阶段:经验管理、科学管理(效益优先,以牺牲人性为前提)、现代管理(应用系统论,控制论,信息论,心理的社会的科学的管理)
企业管理的二重性:科学性,剥削性